全國統(tǒng)一服務(wù)熱線:18021770366
站內(nèi)公告:
聯(lián)系我們CONTACT
2022-02-10 點擊量:
「空間陳列法」是說先構(gòu)建一個空間,然后將主體元素用合適的形式陳列出來。
這是隨著手機興起而真正流行起來的一招,因為PC時代都是寬大的橫屏設(shè)計,適合展現(xiàn)視野開闊的大場面,像大漠、海邊等等,而「空間陳列」作為小場景,在PC端就顯得不大氣,因此使用較少;而手機端卻剛好相反,瘦長豎屏就適合表現(xiàn)長焦特寫的小場景,像微距下的花鳥魚蟲等等,這時「空間陳列」就用的恰到好處。
如圖所示,同樣的產(chǎn)品展示圖,在PC端就顯得單薄,版面空缺,整體不飽滿;而在手機端則用的剛剛好,確實這種長焦特寫、微距放大的陳列小場景就是手機屏的最愛,所以在手機時代,空間陳列圖才會呈現(xiàn)井噴式增長。
其實合成、三維和攝影都可以實現(xiàn)「空間陳列」,但本書還是以合成為主,而合成的難點就在于如何將產(chǎn)品和空間進行自然融合,不能有違和感。
若想合的天衣無縫,第一步就是要做到「透視準確」,而透視作為構(gòu)圖中的重要知識點,可以說是無處不在,在前面的章節(jié)里也多次提及。我們只有掌握透視的變化規(guī)律,才能準確表現(xiàn)出元素的空間關(guān)系,如果透視不對,那空間將會失真,下面就來詳細講講這個理性知識點——透視。
焦點透視日常生活中,當我們看周圍事物時,會有遠近、高低、長短、寬窄等不同,這是由于距離、方位等差異在視覺中呈現(xiàn)的不同反映,這種現(xiàn)象就是透視。透視學的出現(xiàn)可以幫我們非常科學的表現(xiàn)各種空間感和立體感,它廣泛用于繪畫、建筑、環(huán)藝、設(shè)計等諸多領(lǐng)域,而常見的透視共3類:空氣透視、散點透視和焦點透視,這3類的側(cè)重點各有不同。
空氣透視又稱「色彩透視」,由于空氣介質(zhì)的存在(雨、雪、霧、煙等),使人們看到近處景物比遠處的輪廓更清晰、色彩更飽滿的視覺現(xiàn)象,例如下方海報中的「煙雨蒙蒙」,這種近實遠虛感就是典型的空氣透視,隨著鏡頭拉遠,山川也變得越來越模糊。
散點透視則是中國畫特有的一種透視類型,例如下方的《清明上河圖》就是這類透視的代表作,在這五米長的畫卷中,很難找出畫家的具體觀察位置,好似在移動中作畫,每到一處畫一部分,最后拼接起來,這種視點不斷移動的畫法就是散點透視,散點透視適合表現(xiàn)景色的波瀾壯闊,重在寫意,體現(xiàn)一種氣勢和意境。
而焦點透視才是本文重點,它是透視學中的核心理論,也是西方繪畫所遵循的透視原則,最早研究透視就是從這里開始,如果散點透視是「寫意」,那焦點透視則「寫實」,一切都以客觀還原為準。
例如名畫《最后的晚餐》,所有視線都匯聚一點(稱為滅點),營造出一種立體空間感,這些就像自己身處畫面中央所看到的逼真景象。
而我們在設(shè)計中常說的透視也都指「焦點透視」,這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重中之重。記得高中學習素描時,老師就說畫靜物要「近大遠小」,其實就是對焦點透視最為形象的描述,例如草地上的奶牛,離我們越近就越大,越遠則越小,正是這種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才使場景有了空間和層次。
在介紹焦點透視前,我們先說說透視中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——觀察視角。視角即指人眼(稱為視點)在觀察事物時視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度。
如下圖所示,其實就是人眼觀看角度的變化,常見有3種:當我們平視前方時就是「平視視角」;仰頭看時則是「仰視視角」;低頭看時便是「俯視視角」。
其中平視時人眼和物體形成的假想連線稱為「水平視線」,這是判斷視角高低的參考線。
當我們將產(chǎn)品放入空間時,就要根據(jù)陳列形式選擇合適視角,從下方的示意圖中能看到,三種視角給人的感受都不相同:
平視有種方方正正感,給人一種非常自然的觀察感受,雖然中規(guī)中矩但視覺舒服;
仰視則能體現(xiàn)產(chǎn)品的高大和氣勢,用來烘托價值感;
而俯視最接近我們?nèi)粘?醋烂嫘∥锲返囊暯?,很真實也很親切,同時還凸顯了產(chǎn)品的立體感。